高原丝路的历史成就与当代启示

时间:2016-07-07 | 来源:西藏在线 | 作者:(中国)张云

  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发展关联起来,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寻找新的动力和支撑点。对于中国周边国家来说,互联互通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走廊”构想的提出,既基于中国与周边,乃至世界各国文明交往的历史实践和成功经验,也基于今天中国与周边及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

  就南亚方向来说,既是重振和复兴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密切往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友好传统的重要契机,又是解决中国与南亚各国当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地区和平等战略构想。对于中国的西南边疆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来说,则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重大机遇,如何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孟中印缅“走廊的历史契机,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是关系到西藏地方能否突破瓶颈、更上层楼的大问题。对高原地区古代丝绸之路成功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大通道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高原丝绸之路是在高原地区固有传统道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中原地区与高原开展密切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之后正式形成,并在不同时期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对于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藏族和高原各族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加强青藏高原地区与中原地区,中国西北、西南地区之间联系与交流,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于促进古代中国与南亚、西亚和中亚地区的交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特别在增进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明互鉴方面,更起到了独特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高原丝绸之路的出现既是吐蕃王朝得以建立和迅猛发展的条件,也是藏族和藏族文化得以形成的促进因素之一,对于青藏高原地区其他兄弟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历史上,高原丝绸之路线路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不断积累成果、增加新的内涵,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民俗等各个方面,对于西藏地方在元朝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辖之下,对于增强西藏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高原丝绸之路是青藏高原地区各族人民走出高原,传播高原文明的通道,也是高原地区人民走出封闭,迎接八面来风的有效途径。高原丝绸之路纵横交错,既有干道又有支线,既有与中原地区通达的官道,也有血脉一样关联的商道和民间通道,既有高原区内畅通的传统小道,也有通往南亚和中亚的朝圣之路和商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对于青藏高原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青藏高原地区与内地、西南、西北地区和兄弟民族之间的往来交流,乃至与中国周边地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第四,高原丝绸之路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遗迹,高原地区和内地密切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见证,也是高原地区吸引外来关注的优质资源,同时也是高原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友好相处、互学互鉴的共同记忆,是西藏参与上述国家战略的最佳切入点。

  第五,位于高原丝路腹心的西藏地方,虽然受到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呈现出较大的区域独特性,但是,高原丝绸之路历史上与南方丝绸之路,中外丝绸之路主干道均紧密相连,始终没有游离于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往交流的大潮之外,并在中外交流中,特别是中国内地与南亚国家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前沿和纽带作用。

  第六,高原丝绸之路的兴衰是作为中国一个边疆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与停滞的晴雨表,高原丝路繁荣期是高原地区快速发展期,高原丝绸阻滞期则是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放缓期。

  最后,传统的丝绸之路在历史时期对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制约西藏地区飞跃发展的也是没有突破自然限制的传统道路。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公路的开通,西藏航线的开辟和发展,青藏铁路的运营和延伸,以及川藏铁路的开建,全面和深刻地改变了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面貌,为西藏地区与内地的互联互通,乃至开展密切国际交流打开方便之门。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地区对外交往交流不断扩大,交往层次不断提高,西藏地区各族人民渴望改变封闭面貌,加强对外交流的愿望更加强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给西藏明确了定位和发展方向。

  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孟中印缅”大通道,必将为传统的熔商贸、文化、宗教等于一炉的高原丝绸之路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期待着沟通交流、期待合作共赢,让高原丝绸重现往日辉煌,让新的高原丝绸之路造福西藏、造福中国、造福南亚、造福世界。

  (张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