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家学者:西藏的发展让人惊叹

时间:2016-07-07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李昌禹 琼达卓嘎

  有人手持经筒、口诵真言,有人三步一磕、五体投地,绕着大昭寺前来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7月4日,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专家学者刚来到拉萨,就被这个壮观的场面小小地“震撼”了一把。

  “每次来都会发现新的变化”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参观收获很大。”“西藏的发展让人惊叹!”在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即将开幕之际,前来参会的外国专家学者代表来到西藏拉萨、山南等地,零距离接触当地发展面貌。虽然行程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但已让外国专家学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次来都会发现新的变化。”法国作家索尼娅·布雷斯勒说,她此前来过西藏数次,但这次行程她仍有很多新的收获,道路的建设、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备,都让她看到了西藏进步、发展的一面。

  “真实的西藏,是一个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的西藏。”布雷斯勒说,她之前看过的很多西方著作都把西藏描述得很遥远、很难接近。为了一睹西藏的风采,2007年,她打起背包来到西藏,从拉萨一路旅行到日喀则。此后,2012年,她第二次到西藏,与西藏的僧人、医生、农户、非遗传承人等都有过亲密接触,开始以独立的视角观察西藏。

  在布雷斯勒看来,西方人在讨论西藏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把它置于西方文化的视角,“这个视角非常狭隘。”布雷斯勒说,西方人对西藏的印象常常是封闭的,而实际上,西藏这些年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藏族群众就业、保护西藏文化等方面的成就都值得赞赏。布雷斯勒表示,她接下来想做的,就是向自己的读者介绍一个全面的西藏,包括西藏的哲学、医学、文化等,让西方人认识一个更真实、多样的西藏。

  “西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传播”

  荷兰人吉姆·斯图普曼同样对西藏不陌生。6年前,他曾在西藏旅行了4个月,最远到达过日喀则市的樟木口岸。“这些年拉萨的城市规划东延西扩,变化很大,我都有点认不出了。”走在拉萨人流如潮的八廓街上,斯图普曼感叹道,这里比原来更卫生、更整洁了。

  “西藏近年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是有关系的,特别是在公路建设方面,原来从拉萨出发需要六七个小时到达的地方,现在可能只要两三个小时。”斯图普曼认为,公路的修建使西藏地区的人员间往来变得更加容易。如今,他正在从事“一带一路”的研究,这次来参加论坛,也正是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天呐!”“是真的吗?”在山南市桑耶寺参观时,一尊尊古老的佛像、壁画引起了墨西哥学者莉里亚娜的强烈兴趣。她难以相信,这座修建于1200年前的寺庙竟保存得如此完整漂亮。虽然是一名长期从事中国问题研究、说话带着“京腔”的“中国通”,但莉里亚娜坦承,她对西藏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让她感到欣喜的是,近些年中国关于西藏风景、民俗、建筑、宗教等各方面的材料越来越丰富了,西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传播。

  “民生和扶贫机制成效显著,很值得学习”

  在拉萨市曲水县达嘎精准扶贫搬迁点,一栋栋整洁的藏式民居、一个个奶牛(藏鸡)养殖场、一片片藏(中)药药材种植区引起了尼日利亚学者哈如纳·恩库卜的注意。这座搬迁点共涉及300户,近年来,通过扶贫搬迁,将生存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安置,启动各类精准脱贫项目,成立奶牛养殖、藏鸡养殖等合作社,贫困户以劳务输出方式入股分红,让贫困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我这次行程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就是西藏是怎么发展的,怎么能把它的经验借鉴到尼日利亚的发展上。”恩库卜说,来西藏之前,他就对西藏的民生和扶贫有所了解,他本次参会的论文就与西藏扶贫模式有关。“这次参访让我看到了很多很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漂亮的建筑,让我看到了政府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努力。”

  “有些国家践行的民主体系,只对政治更迭感兴趣,而公民福利没有被摆在首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这应该引起我们注意。”恩库卜表示,中国西藏的民生和扶贫机制成效显著,很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

  “这次参访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西藏的发展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来自印度的《孟买信使报》记者米瓦提说,中国在对外开放和改革上做了很多的工作,西藏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这样的开放将会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