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安全运营10年成“世界屋脊”发展引擎

时间:2016-06-21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杨三军 骆晓飞 王军

  在位于山南市的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脚下,62岁的格桑老人每天都会牵着自己心爱的白马驮游客上山参观。

  “近些年来这裡的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是旅游旺季,我每天至少能挣300多元。”格桑说。

  在西藏,如今像格桑老人一样积极参与旅游业的群众达32万人,其中农牧民群众近10万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出国容易进藏难”一度是青藏高原交通运输环境的真实写照。青藏铁路通车打破了制约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地处雪域高原的西藏逐渐揭开神秘面纱,每年都有大批中外游客乘火车进藏旅游观光。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近1000公里,是当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车,标志着这一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当初的设计能力是货车5对、客车2对,现在货车已经开行到10对,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货运的需求;进藏客运列车现在有6对,但一到旅游旺季,仍然是一票难求。”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车务段副段长杨书铭说。

  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以来,青藏铁路已安全运营满10年。10年来,青藏高原与外界“钢铁动脉”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成为“世界屋脊”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青藏铁路公司客货行销部工程师陈永杰介绍,自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车运营至今年5月底,10年来累计运送货物1.15亿吨,其中,进出藏货物3192.7万吨;累计运送旅客4.48亿人次,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达15.3%。

  青藏铁路给青海、西藏农牧区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和变化,各族群众的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商品意识不断增强,很多铁路沿线的群众都瞄准了青藏铁路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吃上“铁路饭”。

  “青藏铁路通车以后,来高原旅游的人明显增多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从事旅游和餐饮服务业的徐光才郎说,交通条件的改善让外地游客更方便体验高原生活和民族文化,同时给当地的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机会。

  徐光才郎告诉记者,从经营一家宾馆和生态园起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在青海湖周边的几个旅游接待点目前每天可以接待2000名游客。

  “每年4月至9月,进出藏列车的火车票就非常紧张,主要是进藏旅游的人数比较多。”青藏铁路公司车务段德令哈站站长刘文刚说,一到旅游旺季,进藏旅客列车车票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才能买得上。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018万人次,旅游收入282亿元,分别是青藏铁路通车前的11倍和15倍。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廖贻东说:“青藏铁路使西藏潜藏多年的优势迅速凸显,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藏投资兴业。”

  正是看中西藏越来越好的投资环境,今年6月初,蒙牛集团投资近2亿元与拉萨共建世界海拔最高的奶牛场和加工厂。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廉价、快速、便捷的运输条件,提高了青藏高原特色商品和优势产业的市场价格竞争力,沿线地区资源转换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沿线城市发展和资源富集区的开发进展得非常快。”青海柴达木迴圈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副科长邹雄说。

  邹雄介绍,以“十二五”为例,5年间柴达木迴圈经济试验区累计完成投资1629.71亿元,入驻企业达到487户,以盐湖化工、金属冶金、特色生物产业和新能源等为主体的迴圈经济产业链和主导产业集群框架已初步形成。

  “青藏铁路沿线目前已经建成西宁甘河工业园区、柴达木区域煤炭运输等经营基地和战略装车点18个,工业盐、钾肥、纯碱、煤炭、铝锭、铁矿粉及地方特色产品的整列装车、整列发车、路企直通和快捷货运班列优势日益突显。”青藏铁路公司计划统计部主任杨海江说。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青海省GDP由641.05亿元增长到2417.05亿元;西藏自治区GDP由248.8亿元增长到1026.39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

  杨海江介绍,以青藏铁路为“轴”,目前青海格尔木至甘肃敦煌铁路、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和西藏拉萨至林芝铁路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而青海西宁至四川成都铁路也有望于年内开工建设。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还改变了西藏单一的运输局面,形成了铁路、公路和航空共同发展的立体式运输格局。2014年8月,青藏铁路延长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通车运营,使“天路”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得到延伸和发展。

  “十三五”期间,青藏高原还将开工建设川藏铁路西藏林芝至四川雅安段等铁路工程,随着这几条铁路的修建,青藏高原向外辐射的西部铁路网将会形成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