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4年 > 第四届西藏发展论坛 > 议题二 西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4-08-08 | 来源: | 作者: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马盛德

  西藏各族人民在雪域高原这片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互动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广泛分布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各个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辉煌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呈现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所谓“多元”是指各个民族具有自己的民族渊源,具有自己的民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民族特性;所谓“一体”是指中华民族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包含56个民族的统一体。由于地缘关系及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往互动等多种因素,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雪域高原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增进民族间文化交流,也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我国文化主权的现实需要。

  (二)有利于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核心内容。关心和爱护民族文化是繁荣和发展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必经之路,只有发展底蕴深厚、色彩绚丽的民族文化,才可能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到有力地保证和最好地体现。西藏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如传唱千年的《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演唱篇幅最长的史诗之一,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也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同时《格萨(斯)尔》说唱艺人是史诗最直接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传播者,并在各民族区域内担任讲述历史、传播知识、规范行为等多种角色。还有藏戏、唐卡、藏医药、音乐舞蹈、民间节庆等都具有鲜明特色。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精神传统与西藏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对于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身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的习俗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共同体,有利于民众缓和冲突、化解矛盾、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开展生产性保护,可以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劳动密集、能耗低、无污染的特点,吸纳西藏农村劳动力,扩大就业。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可以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吸引力,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业及服务业发展,对于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