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4年 > 第四届西藏发展论坛 > 议题一 西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如何成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杠杆

时间:2014-08-08 | 来源: | 作者:

  绿色发展如何成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杠杆

  张永生

  一  导论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开启了所谓现代经济增长的进程,物质财富得到前所未有地膨胀。但是,由于这种增长范式(growth paradigm)建立在高碳排放、高环境污染和高物质资源使用(high carbon emissions, high pollution and high resource use)的基础之上,它虽然给以工业化国家为代表的少数人口带来了繁荣,但当地球上所有人口都要以这种方式实现繁荣时,人与自然的边界就会被突破,各种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Rockstroem et al., 2009)。

  因此,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范式已经不可维系。人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发展范式,转变到新的绿色发展范式。对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而言,绿色发展不是一个“要不要走”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走”的问题。不仅后发国家和贫困地区不可能再依靠传统发展范式实现经济发展,而且发达国家也必须加快进行绿色转型。这意味着,贫困地区也必须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那么,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绿色发展能否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目前,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比如,UNEP, 2011; King 2013; Dercon, 2012)。对于绿色发展如何有助于减少贫困,目前典型的论述遵循以下思路:由于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依赖农业,而农业又更多地依赖自然环境,当自然环境被破坏时,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基础被削弱,导致收入减少。向绿色经济转型有利于改善气候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绿色转型能消除贫困。对贫困地区人口来说,许多行业发展绿色经济的潜力较大,如农业、林业、渔业和水资源管理。投资这些绿色行业,包括扩大小额信贷,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不仅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工作机会,也可以为他们解决生计(Barbier, 2005)。

  但是,如果绿色发展对减贫的含义仅限于此的话,那它至多只能将贫困地区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却不可能使他们过上繁荣丰裕的生活。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范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意味着,生产的内容和方式、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交易的内容和方式、商业模式、资源的概念、城镇化模式、居住方式等方面,均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贫困地区过去面临的很多传统发展约束被突破,新的机遇正在浮现。因此,绿色发展对减贫的效果,更应该从这种发展范式的根本性变革的视角,来揭示其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含义。

  本文旨在揭示,绿色发展为何有可能成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新杠杆。本文从中国的背景出发讨论这一问题,进而讨论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普遍意义。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揭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贫困地区促进绿色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第三部分,我们揭示绿色发展范式变化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含义。第四部分讨论让绿色发展成为“新杠杆”的体制条件和政策框架。最后一部分是简短的结语。

  二  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新优势

  (一)历史条件下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按照传统的发展观,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市场狭小、缺乏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匮乏,其发展遇到各种障碍。但是,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已然不再适用,因为我们正经历两个历史条件的变化,贫困地区发展的优劣势正发生根本性逆转。

  第一个变化是,贫困地区经济起飞适逢全球范围内发展理念和范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发达国家和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之所以走上传统高碳排放、高污染、高环境破坏的工业化道路,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起飞时,不知道还有其他道路可走。中国沿海地区通过成功复制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却造成了一系列环境后果。相反,欠发达地区,正是因为不发展,总体而言,反而幸运地保留了其优美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特色。在绿色发展兴起的今天,这些优美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就成了经济发展最稀缺宝贵的资源,优势就一下突显出来。贫困地区可以将其优美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转化为财富,从一开始就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