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作家张羽芊 > 西藏情缘

尼玛: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

时间:2011-07-27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张羽芊

  尼玛县位于那曲地区西北部,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3万。尼玛县地处羌塘草原大湖盆地带,北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南有冈底斯山。境内北高南低,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尼玛,在藏语里是“太阳”的意思。当地人说,尼玛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好友公扎曾经是尼玛县的副县长,尽管现在已经退休,但仍不愿来拉萨生活,他每年都会邀请拉萨的好友去藏北,带领大家在草原上到处游逛。这几年下来,我们已成了藏北草原的常客。我一直比较喜欢尼玛县的小县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整个城市显得特别干净,仅有的一条街道直直的一通到底。街道两边铺着人行道砖,没有见到多余的绿化地带。仅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在其他地方,我都见到在城市主街道边用铁栏围成的小块绿化带,尽管里面长着杂草,但也算是摆了个“绿化”的样子。在藏北,绿化不易,因为这里气候条件不适宜植物生长,还不如这样铺上漂漂亮亮的行道砖,既大方又实用。街道两旁的建筑是新修的,在藏式的基础上加进了现代元素,色彩更加柔和、造型也更加大方,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当地人说,这都是援藏干部的功劳,新县城就是援藏的项目之一。


  在尼玛县的日子,跟当地人聊天时,“援藏干部”或者“援藏项目”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无论是县城的建设还是牧民的围栏,好像都跟援藏有关。就像现在说到的城市建设,只要多聊一会,就会明白,这街边林立的每一幢小楼,都凝聚了援藏干部的心血。


  羌塘草原不比其他地区,由于其海拔更高、高寒缺氧更为严重,长久以来,当地牧民的生活年复一年,没什么变化。自从中央制定并实施了“全国人民援助西藏”的政策后,牧民们的生活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从第一届援藏干部起,对县城的改造下了相当大的功夫。不但重新规划了县城,还建了新的学校。


  尼玛县处于羌塘核心部分,随着羌塘探险旅游热不断升温,城里便不断出现各种肤色的探险爱好者。于是援藏干部又筹集资金,在县城的中心位置修建了宾馆,条件相当不错,暖气热水一应俱全,一点不比内地县城的宾馆差。说起这个宾馆,让我想起一件事来。当时中央确定“支援西藏”的政策后,相关援藏的政府和单位由受援的县自主选择。尼玛县由于地处偏僻,等县上接到通知,派人去到地区选择对口援建单位时,省级、市级的政府单位早被其他县选完了。无奈,便随便选择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当时县委领导们都有些失望,认为一家公司能帮一个县干什么呢? 其实,犯嘀咕的不仅是尼玛县的领导们,中海石油集团的领导们也同样犯嘀咕,拿中海石油董事长的话来说就是:“尼玛县我们从没听说过,更别说对它的了解了。问遍了所有的熟人,没一个人去过。找遍图书馆,也找不到一星半点的资料!没办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自从中海石油第一届援藏干部来到尼玛县后,尼玛县就开始一点点的发生变化。首先是尼玛县城,由于老城区正当风口,风沙大,一年中除七八九3个月外,其他月份都有狂风肆虐。第一届援藏干部跟县委领导们商议后决定,把县城重新规划,建到江对面背风向阳的山谷里,中海石油派来专业的设计施工队伍,所有的建筑都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


  在第一届援建项目施工刚过两年,县城里的老百姓就惊喜地发现自已原来的土房子变成了藏式小洋楼,门前一刮风就尘土飞扬的土坝子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面,原本乱糟糟、随地摆放的小摊铺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窗明几净、物质丰富的农贸市场。甚至连街边的垃圾筒都标明分装两种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我问过街上的居民,说是垃圾定时有人清理填埋,尽管垃圾目前还不可能分类处理,但老百姓却渐渐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老百姓和县里的干部真是高兴呀,没想到随便选来的援藏单位如此尽心尽力,看到援藏干部夜以继日的操劳,进藏出藏都是直奔机场,在拉萨连个落脚的点都没有。特别是进藏时,高原反应原本就非常强烈的情况下,还带着氧气瓶,马不停蹄地赶回尼玛县,当地干部实在不忍心。他们给中海石油提出建议:在拉萨购买一套房子,让援藏干部在进出藏时有个休息的地方,缓解一下高原反应。还说购房的资金不用援藏资金,由县上自行解决。没想这个看来非常合理的建议被中海石油一口回绝了,理由是:“我们援藏援的是尼玛县,我们的干部就必须在尼玛工作,如果呆在拉萨,那我们还叫尼玛县的援藏干部吗?”


  很朴素的一句话,让尼玛县的老百姓从心里感受到了中海石油人的温暖!我们在尼玛县的日子当然不是住在宾馆里,而是住在好友公扎家。公扎喜欢摄影,一天到晚拎着相机在藏北到处跑,退休后的日子过得甚是逍遥自在。如果时间退到5年前,在尼玛县,像公扎这样的退休人员一般都早早去拉萨买房安享晚年了。这几年随着尼玛的变化,退休人员留下的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数都在城边申批宅基地,自已建房,不再离开自己的家乡。公扎在县城小河的对面自己建了新房,面积足有300 平米左右,一个大院子。装修还没搞完,院里堆着各种材料。公扎说,因为我们要来,才赶着装了两间屋子,还在院子一角修了个小厕所。“这个厕所在尼玛私房里,恐怕是唯一的一个。援藏干部修的房子除外,那里面都有厕所的。私人修房从没有听说有建厕所的,”公扎笑着解释厕所的来历,“因为你们要来,我才跟工人说先修个厕所,不能叫你们跑到外面草坝子上去方便嘛!”


  公扎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经常收留无家可归者。他3年前收留了一个来县城找工作的牧民,让他住在自己家里。没想那人后来又把自己的父母、姐姐接了过来。公扎搬新房后,见他们可怜,便又在院子边多修了4间房,除一间留作车库外,两间供那家人居住,另外一间备用,说不定哪天他又会收留个人回去。公扎平时很少住在家里,儿子在北京上学,家里没有其他人,所以公扎的家除了那一户牧民外,更多的是为朋友们准备的。我们到了尼玛县,就算是到家了。


  如今5年过去了,尼玛县早已不是昔日那个破烂的藏北小镇,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干净、整洁的小城市。县城虽说不大,但还是五脏俱全的。农贸市场、修车场、小超市,什么都有。不过货物以便宜货居多。我们带的茶叶喝完了,去了县城最大的超市,老板拿出店里最好的茶,说是25块钱一斤,好得不能再好了,让我们不禁失笑。县城街道边有卖肉的牧民。牦牛肉、羊肉都有,都是现杀的,绝对的新鲜。还有3家菜店,像四季豆、窝苣、白菜、胡萝卜等都有,还有活鸡活鱼,都是从拉萨运来的,县上专门有拉菜的车,3家菜店合起来拉一趟,可以卖上一周左右。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