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荟萃 > 跨越60载 喜看幸福新西藏 > 最新报道-重走进藏路:这是我的选择
|   西藏人权网首页   |   最新报道   |   活动介绍   |   重走进藏路   |   幸福印象   |   雪域希望   |   西藏人家   |
首页 > 专题荟萃 > 跨越60载 喜看幸福新西藏 > 最新报道

重走进藏路:这是我的选择

时间:2011-06-24 | 来源:国际在线 | 作者:邓颖平

  6月21日,中央采访团“青藏线”一行来到了位于安多县境内的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从这里开始了采访之旅。这里隶属那曲地区,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面积最大、自然环境最严酷的地区,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地区生活着43.8万人。他们不仅在努力地适应着自然,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还在让自己和后代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为了感谢医生,我们兄弟姐妹都姓杨

  杨长青,70年代生于那曲。由于小学成绩优秀,被送到天津的西藏班学习。经过初中高中学习以后,杨长青考入西藏大学,学习化学专业并辅修政治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留在拉萨。而是回到故乡那曲,从事了教师的工作。他说,偶尔还是有机会去天津出差或者旅游,觉得那里的变化很大,希望自己的家乡也会有大的变化。

  说起杨这个姓,杨长青告诉记者,当年他妈妈生他大姐的时候难产,多亏了一位姓杨的汉族医生才转危为安,于是他爸爸为了感谢这位医生,让自己家的孩子都改姓杨,他们孩子的孩子也姓杨。

  巴扎妈妈的希望

  雁石坪镇位于唐古拉北侧,北靠青海省格尔木市,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横穿全境,是名副其实的西藏“北大门”。在这里采访时,一位藏族妈妈热情地给我们到酥油茶,她叫巴扎。她的汉语只能和记者进行基本的交流,不过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当记者了解到她的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时,记者立刻明白了她的笑容。

  巴扎的大儿子刚刚结束高考,报考了西藏大学。二儿子在北京的藏族中学念书。今年15岁的小女儿南杰措姆在当地读初中,她告诉记者她很喜欢藏语课,不过她的数学不太好。巴扎妈妈告诉记者,读书对孩子将来好,不能祖祖辈辈都当牧民。至于是否想念在外地求学的孩子,巴扎用汉语告诉记者:“打电话,很方便”。

  军医的最后一班岗

  宋强华医生1984年从重庆军医大毕业后就分配到西藏军区医院工作,一晃27年过去了。他的孩子在成都念书,他的太太在老家四川乐山工作,一家三口常年分居,虽然每年有80天的探亲休假,但是总觉得时间不够,没能好好陪伴家人,特别是以前交通不便的时候。

  由于担心我们这些平原地区来的记者一下子不能适应4500米甚至更高的海拔,宋医生一路跟随我们采访团。当汽车行驶在柏油路面地的青藏公路时,宋医生感慨万千。他说,1987年我坐了两天汽车才到了格尔木,然后再坐火车到兰州,然后再转火车到西宁,最后坐火车到成都。现在好了,青藏铁路也修通了,公路的质量也很好,还有航班,方便多了。

  宋医生告诉记者明年他就50岁了,他就能退休了,这一年他会好好干下去。而以后的日子,他会在老家好好地陪伴家人。至于这将近30年的西藏军医生涯,那就等着和老伴一起靠在摇椅上慢慢聊吧。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